8月20日,青岛市民政局、青岛日报报业集团、青岛市福彩中心联合推出的“福满岛城 彩色记忆”“小候鸟”留影寄情公益活动正式启动。参加活动的“小候鸟”们走进青岛日报报史馆、沙洪纪念馆、青岛城市展览馆、奥帆博物馆、2025年“青岛之夏”艺术灯会,留下了珍贵的记忆。
山海间触摸岛城脉络
20日下午,“小候鸟”和青报小记者们一行60余人在青岛日报社集合,在市民政局团委(青工委)青年志愿者和市福彩中心党员志愿者的带领下,先后游览参观了青岛日报报史馆、沙洪纪念馆,进行“报史寻踪”,追溯青岛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。
孩子们在报史馆内参观
在报史馆内,珍贵的历史照片、详实的文献资料以及各类实物展品,生动再现了青岛日报自1949年12月10日创刊至今的峥嵘岁月;在沙洪纪念馆,丰富的展品和资料诉说着青岛日报社首任总编辑沙洪16岁投身抗日救亡、20岁参与创作《跟着共产党走》(又名《你是灯塔》)并把毕生奉献给党和人民事业的传奇人生。在讲解员的引领下,孩子们眨着充满求知欲的眼睛,仔细聆听。走出纪念馆,几个孩子表示以后也想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。
孩子们在沙洪纪念馆参观
随后,孩子们来到青岛城市展览馆,纵览青岛城市规划、发展成就和未来蓝图。展馆内最震撼的莫过于2600平方米的青岛全域规划沙盘,微缩呈现了城市道路、建筑与自然地貌,配合LED屏幕的动态展示,生动演绎了青岛从渔村到现代化大都市的演变历程。
“我的老家在济宁邹城,爸爸妈妈在青岛工作20年了,他们特别喜欢这座城市。长大以后,我也想像爸爸妈妈一样,来美丽的青岛工作!”11岁的李沅峻兴奋地说。12岁的贾亭溪老家在河南商丘,在展馆内见证了青岛城市发展的脉络后,也萌生了对青岛的向往,在心底埋下了梦想的种子。
孩子们在城市展览馆内参观
在奥帆博物馆,孩子们参观了核心展区,了解了青岛作为“帆船之都”的海洋文化底蕴和体育传承精神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同学们首先了解了青岛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地的辉煌历史,展馆内展示的奥运帆船赛事影像、运动员装备以及比赛用帆船模型等都令孩子们新奇不已,他们聚精会神地聆听、观看,不时发出惊叹声。
奥帆博物馆内,孩子们认真听讲解
“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帆船,感觉特别有意思,也了解了很多帆船知识,长了不少见识!”王晨熙告诉记者,自己很喜欢青岛的海,以后也想尝试一下帆船运动。
光影下铭刻彩色记忆
傍晚时分,孩子们统一前往2025年“青岛之夏”艺术灯会,和青岛市儿童福利院的小朋友们一起参加《海的女儿》灯组亮灯仪式。仪式以孩子们的《少年中国说》朗诵表演开场,随后,由建设工地“小候鸟”代表、小记者代表、儿童福利院代表、青岛市民政局团委(青工委)青年志愿者和市福彩中心党员志愿者作为点灯嘉宾,共同点亮灯组。当灯光点亮暮色,《海的女儿》灯组里的小公主缓缓睁开美丽的双眼,引得孩子们惊叹连连。
灯会分为六大主题区域,“小候鸟”、小记者和来自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携手漫步园区,在火树银花间欣赏着这场穿越古今的光影盛宴,在喜欢的灯组前拍照留念,参与互动活动,现场笑语欢声不断。
孩子们朗诵《少年中国说》
青岛市民政局持续聚焦困境儿童、留守儿童、流动儿童等群体的成长需求,创新性开展“筑梦”系列活动,通过构建“跨领域”协同新生态,打造全周期、场景化的儿童关爱服务体系,推动儿童工作格局从碎片化供给向系统化解决深度转型,探索形成了困境儿童关爱服务“青岛方案”,为推进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,贡献了“青岛智慧”。
孩子们收获满满
本次活动将推出“福满岛城 彩色记忆”线上相册,公开展示“小候鸟”们的精选照片及其背后的感人故事。线上相册设置不同板块,包括“全家福展示”“个人风采”“活动花絮”等,方便观众浏览与查找。同时,还将在社交媒体平台,创建“福满岛城 彩色记忆”“新青岛记忆”“家的牵挂”等话题,鼓励“小候鸟”的家人们分享收到照片后的感受与故事。
转摘至中国福利彩票官网,侵权请留言删除